噓 losehope: 聽君一席話,如聽一席話! 08/21 07:36
→ isaacwu974: 根據我自己的社會觀察,當人缺乏退休金的時候,通常你 08/21 10:55
→ isaacwu974: 得被迫繼續做不喜歡的工作、沒錢維持過想要的生活、同 08/21 10:57
→ isaacwu974: 時也付不起維持身體健康的醫療費用。 08/21 10:58
目前的金融資產配置
在台灣股市的部分大概是 1/3 指數型ETF 1/3 配息型ETF
1/3頗隨性的生活類股 像中華電信 聯華 卜蜂 大統益 有往來的金融機構...
也買了些海外基金 安聯收益成長 VT之類 也會慢慢會弄些債基的玩意跟REITS
房屋自有 貸了些錢出來在股市試試 慢慢繳貸款本息中
預期一年200萬台幣的正現金流應該可以過普普的生活
想搞名車 豪宅 全球五星級旅遊啥可能不太夠
就愛散步 看書 追追路邊的貓 狗 蝴蝶啥鬧鬧 看看櫥窗 也許可以
生活費有著落 就可以選自己愛做的事了
很多人有些沒有報酬也願意去做的事 像我一年去幾十次動物園 那是去花錢的
關於健康 預防勝於治療
願不願意每天啃一堆菜葉子 吃清淡的食物 規律的生活 常態性的運動 加減重訓
盡量別熬夜 喝足夠的水...
維持社群聯結 設法讓自己開心
病到多重器官都要衰竭 我大概會選放棄醫療
意外真的沒有多少人有能力預測 我也沒有
不過選大數據意外發生少的情境活動 算有點可能性
※ 編輯: opm (118.232.114.22 臺灣), 08/21/2024 18:30:09
推 pk0943: 1人1年200萬被動收入,無負債,應該是能過很爽了。 08/22 15:43
推 Kroner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8/22 15:43
我有負債 房貸算是槓桿操作了 有老婆跟小孩的問題
要不一個人可能拉一年50萬都還好了
現有的配置也有點問題 還在試著調整
2024 所得稅級距調整
課稅級距 2023 報稅 2024 報稅
5% NT$ 0~NT$ 560,000 NT$ 0~NT$ 590,000
12% NT$ 560,001~NT$ 1,260,000 NT$ 590,001~NT$ 1,330,000
20% NT$ 1,260,001~NT$ 2,520,000 NT$ 1,330,001~NT$ 2,660,000
30% NT$ 2,520,001~NT$ 4,720,00 NT$ 2,660,001~NT$ 4,980,000
40% NT$ 4,720,001 以上 NT$ 4,980,001 以上
那是所得淨額 但是應稅所得收入越高要考慮越來越高的所得稅
20%也是一堆社福條件的界限
對懶人來說 直接配息是好 可一次超過2萬左右的應稅配息就要考慮2代健保補充保費
股利金額在94萬以下的民眾,可享有抵減稅額 往上就沒啦
自己買賣股票煩 看要繳證交稅 手續費 還是所得稅
個人之基本所得額免稅額度由台幣670萬元提高至台幣750萬元
海外所得及其他須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之所得
該交的稅還是要交的
所得來源變化 要交的稅可能也跟著變化
市場 法規一直在變化
完全的放爛可能還做不到
減少做決定的次數有可能
可投資的項目幾近無限 適合投入的可沒那麼多
自己不懂的盡量別碰 真喜歡先學 紙上投資一陣子 小額交易練習
※ 編輯: opm (118.232.114.116 臺灣), 08/22/2024 18:31:37
推 dt978: 其實一樓你還沒到原PO的境界,可能看過的生離死別還不夠多 08/25 14:54
→ dt978: 吧 08/25 14:54
想就留錢給孩子的 可以參考五億高中生 似乎孩子還沒花到錢 絕了三代
信託給孩子留生活費 長大領全部遺產的 我看到的案例是肥肥
傳聞沈殿霞因擔心女兒太早拿到遺產不工作,便定下遺囑要求女兒滿35歲才能動用2.3億
遺產。
鄭欣宜滿35歲後似乎沒啥消息
香港許氏家族
一個風流紈絝的兒子,一個野心勃勃的兒媳,讓許老爺子擔心不已。這讓他不得不提前作
出安排。
許世勳去世前已經把財產都分配好,他將420億遺產全部(也有說法是大部分遺產)變成
家族信託基金。許家每個人每個月能領一筆生活費,其他的資金則有基金會打理,據悉現
如今許晉亨和李嘉欣夫婦每個月可以領到200萬左右的生活費。
而李嘉欣和許晉亨所住的那棟7億的豪宅,許世勳也沒有分配給他們,這棟豪宅仍然由家
族享有。
沒有分到錢,甚至連房子都不屬於自己——這意味著,李嘉欣費盡心思地嫁入豪門,到頭
來卻「竹籃打水一場空」。
而對於老爺子許世勳來說,房子的使用權,外加每月200萬生活費,足以保證獨子衣食無
憂。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。
家族信託為什麼在香港那麼受歡迎?
香港遠遠不止許晉亨一個這樣的富三代,也不止一家富過百年的家族。他們財富傳承的奧
秘就是在於他們家族的信託基金。以李嘉誠家族為代表的四大家族,都設立了家族信託。
而邵逸夫、劉鑾雄等大佬,也無一不是用家族信託安排自己的身後財富。
李嘉誠家族信託基金控制著長和系22家上市公司,總價值超過600億美元。李嘉誠退休後
,將這家族信託基金的受益權全部歸予長子李澤鉅,實現了家族企業的完美傳承。
在香港還有一個著名的家族信託基金:利希慎家族信託基金。利家可以在香港富過上百年
,而且至今家族成員依然富可敵國,就是因為利希慎去世之後,他大夫人將家族財富建成
了信託基金。
利希慎當年靠販賣煙土成為香港首富,積累的財富足以撼動整個香港澳門,利希慎在80年
前買下了香港澳門的大量土地跟物業,比如說如今整個香港銅鑼灣幾乎就是利家的資產。
利家將這些資產全部打包,組成信託基金,多年來只租不售,信託基金不停成長。利家的
後人光是分紅就已經吃不完了。
在香港,家族信託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在於:既能實現家族產業的傳承,又完美隔離開了「
人」的風險。
子孫或許會平庸、婚姻或許會不幸,但是家族信託可以完美繞開這些不確定性激流險灘,
到達一種確定性:財富一旦被放入家族信託這一保險箱內,可以完全按照設立人的想法來
分配。縱使百年之後,依然能夠庇蔭家族眾人安穩度日。
巴菲特的玩法又另一回事
洛克菲勒家族
如果真有能力搞傳承 可以看看傳的還不錯的人家是怎麼傳的
※ 編輯: opm (118.232.113.142 臺灣), 08/26/2024 19:49:10
林則徐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:
「子孫若如我,留錢做什麼, 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
子孫不如我,留錢做什麼, 愚而多財,益增其過。」
巴菲特的小兒子彼得酷愛音樂,
在他搬到密爾沃基市前,開口向父親借錢
(這是彼得唯一一次向父親借錢),
卻被拒絕了。
彼得氣憤地去銀行貸了款。
他說:「在還貸的過程中,我學到的東西,
遠比從父親那裡接受無息貸款多得多。
現在想來,父親的觀點對極了。」
我現在的資產水準 可能搞個像樣的信託都不夠...:Q
衛福部在搞把健保補充保費從2%提升到3% 上限取消法案的樣子
可以列入資產配置考量因素
※ 編輯: opm (118.232.113.142 臺灣), 08/26/2024 20:19:38
→ HZM: 毫無重點= = 10/03 00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