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 Military
※ 引述《SILee (working for what?)》之銘言: : 美國過去40年最大的問題就是在資本逐利的自然循環下 : 一些相對不賺錢的領域和工作漸漸被拋棄了 : 資本往像矽谷這樣有巨大想像力的地方集中 : 原本分散在各領域的大量頂尖人才慢慢單一化 : 製造端能離岸外包省成本就外包 : 經過了一代的時間,在大約20年前各種小問題慢慢 : 好像除了刷題和AI,這世界沒其他有趣的東西了 : 你現在去問美國數理成績top的高中生 : 藥學系?沒人要唸 : 化工系?沒人要唸 : 材料系?沒人要唸 : 航太系?沒人要唸 : 造船系?沒人要唸 : 不要說上述這些領域 : 連CS裡面一些像compiler和OS之類不賺錢 台灣也有類似的問題 產業單一且集中化 基本上扣掉內需產業 最強大且高利潤並具備規模性的 就是半導體供應鏈了 機械人才?你要去航太 機構 引擎馬達還是去TSMC當製程? 化工人才?你要去傳產 做塗料做石化原料做特化品還是去TSMC當RD? 而在2330廣徵才的狀態下 甚至連生科 造船 航太 通通都徵 把其他行業人才都吸光 這就是我對中科院技術存疑的地方 你一個月5萬多~6萬多 一年14個月的薪水 要如何跟半導體業競爭人才? 你找的到什麼軍武研發人才? 人才庫是很現實的 這裡池子大給的多 就往那裏靠攏 為什麼軍人會缺? 因為年輕人力是有限的 當跑外送 服務業 技術員的薪水不輸給國軍時 誰要犧牲自由 頂著老共打來的風險去當志願役? 台灣產業的畸型結構讓人才的流向很明確 這其實也進一步影響到軍事相關的產業鏈的研發素質 除非能跟業界薪資脫鉤 阿 太難了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220.128.198.204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Military/M.1744696457.A.F4E.html
jinkela1 : 台灣人才其實被醫生律師吸太多了 那些文組的沒法 04/15 14:04
jinkela1 : 轉職 起碼工程師能做別的東西 04/15 14:04
Hoty69 : 醫生有很多? 04/15 14:11
jinkela1 : 分數最高的 很多都是醫學或法律系不是嗎 04/15 14:12
shi0520 : 機械進台積EE居多 化工不太可能當RD 04/15 14:20
Chricey : 求推薦UC2,樓下請提供三家 04/15 14:20
Brioni : 台灣職業醫師牌7.5萬張,跟台積電員工數差不多。牙 04/15 14:29
Brioni : 醫牌1.6萬張左右,跟聯發科員工數差不多。 04/15 14:29
yokann : 化工成績爛的當PE 好的當RD啊 04/15 14:29
roseritter : 好的 全部國有化 推行計畫經濟~~~~誤 04/15 14:33
Kroner : 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關節痛嗎?求分享! 04/15 14:33
Brioni : 2300萬人要學人當六邊形戰士?拜託實際點 04/15 14:45
Brioni : 航太載台、海上載台、陸上載台全都要?醒醒 04/15 14:47
Brioni : 沒那麼大的國造需求跟能量 04/15 14:47
roseritter : 考慮到高齡化 少子化 未來可用人力會更少歐 04/15 14:47
Kroner 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4/15 14:47
master32 : 沒辦法,大家都想多賺一點錢,全世界都一樣,當半導體 04/15 17:22
master32 : 願意給予高額的薪資時,別的領域就會很難找頂尖人才 04/15 17:22
luzzwang : 化工當製程,薪水比設備好多了 04/15 17:59
vt1009 : 今天就遇到一箱18公斤的輕鋼架天花板粗工來搬不動 04/15 18:20
Chricey : 求推薦靠譜的復健診所,小弟關節治好再來跪謝! 04/15 18:20
vt1009 : 走人... 04/15 18:20
vt1009 : 四樓15箱三樓20箱二樓19箱他聽了直接走人, 04/15 18:22
vt1009 : 粗工一天才1200被公司抽500也不想被操 04/15 18:22
roseritter : 放管+放空XD 04/16 00:14
Kroner : 長時間坐著工作,關節痛越來越嚴重,該怎麼辦?推薦UC2 04/16 00:14
mystage : 一天1200太少了啦。粗工日領1800還好一點 04/16 08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