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 shoes
自過去一年來對岸各博主皆不約而同把李寧這雙Gamma評價為年度第一, 自然就對這雙鞋 產生了好奇心, 原本打算等過段時間有漂亮折扣再入手, 先買雙C/P值最高的利刃4 V1來 玩玩, 但沒想到這個藍眼淚配色一出來就有中了的感覺, 被代購和朋友燒到意志力歸零, 就殺了下去… https://i.imgur.com/EeIl9x0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dfCOd4o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2mKpTl7.jpeg 鞋盒正面有Gamma的希臘字母與電波狀圖案, 側面有與鞋底呼應的波紋狀紋路, 及與鞋身 一樣印有的產品開發立項時間, 鞋盒內襯紙也有與鞋身貼片呼應的光學膜特殊色彩效果, https://i.imgur.com/aHu6cC4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wTCzQN2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fqMSwII.jpeg 鞋子本人線條非常流線洗鍊, 中底的漆與鞋身貼片在不同角度會產生綠-藍-紫三色間變化 的視覺效果, 在深藍色鞋身紗線和其他黑色區域之間閃動, 確實很有暗夜海中藍眼淚閃爍 的感覺, 視覺效果稍微高調, 如果想要低調一點的人, 可能可以考慮無光色或星夜等配色 , 前掌外側大幅加寬, 搭配上從鞋頭延伸到接近足中段的大片TPU, 具有非常好的穩定性以 及操控性, 側面露出了一點碳板, 後面有比較清楚的照片再一起說明, 重量部分就如所有鞋評所述, Gamma這雙鞋真的非常非常輕, 我手上這雙US10.5單隻重量 分別是315.6、315.6 g, 都比我大部份跑鞋還輕了, 以往挑戰極度輕量化的籃球鞋多需要 在支撐鎖定、穩定與避震性做出一些犧牲與妥協, 但在這雙鞋上卻同時都仍達到高水準, 相當不容易, https://i.imgur.com/1yQnxDY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6MmfSY6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IFsx6a9.jpeg 鞋身內側沒有大面積光學效果貼片品牌標誌, 相對稍微低調一點點, 另外有與鞋盒相同的 電波與GRB(Gamma Ray Burst)和開發立項時間標示, 側邊貼片和中底漆一樣有變色效果; 鞋身有往阿基里斯腱延伸的設計, 不光只是增加流線感的視覺效果而已, 轉動腳踝時在 腳踝週邊感覺得到包覆與承托感, 對於增加舒適與安全感確實有它的功用, 尺寸建議, 除非你是窄腳或中等偏窄, 寬腳的人建議直接大半號(直接對等Nike US尺寸而 言), 如果你是腳趾處特寬、蹠骨這區前1/3處腳掌特別寬厚的人, 建議直接放棄; 我平時 Nike大部分都穿US10, AJ1、Dunk需要穿US10.5, 這雙與代購討論選了大半號US10.5, 算 是剛好且蹠骨處還是感覺很合的狀況, 原尺寸看來是完全無法穿, https://i.imgur.com/13YwrHf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2HUAkyr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HtEf2Wm.jpeg 鞋舌上印的李寧與Gaama標誌一樣具有變色效果, 鞋舌外側材質和內襯使用相同的貓舌 布, 也有改變角度才會出現絲般光澤的效果(正面照沒拍出來), 這貓舌布用手摸就能明顯 感覺, 有非常細的往內倒的微刺狀構造, 對於防止腳的滑動和掉跟有幫助, 後跟有與鞋頭相同的半圈TPU穩片, 並且有一片非常吸睛的特殊形狀碳板, 依據足部需求 使用了內外側不對稱高度的設計(藍色TPU也有內側加高的設計), 雖說這雙是完全的低筒, 原本對低筒鞋心裡有點怕怕, 但Gamma前後掌的設計下了很多功夫, 靈活性跟穩定性都非 常出色, 實際上腳後即一掃原本憂慮, https://i.imgur.com/tV2LZkj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ALlGsBb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vxcQHOA.jpeg 這雙鞋最大的買點之一就是它融合碳板的Beng中底系統, 碳板從內外側中底露出且往上勾 , 從官方提供的解剖圖可以看到它是一塊特殊形狀的一體式內嵌碳板, 在中底發泡時一起 放進去完成, 相較於與兩片中底黏合的方式, 在對重量斤斤計較時可再節省節省使用的黏 膠一些重量, 近年頂級競速跑鞋中內置碳板已經是標配, Gamma的碳板對於籃球運動的需求又再有特化, 前掌中央切開提升左右動作的靈活性, 但對前後方向彎折彈射則不影響, 中段內外側一 起往上彎成一抵抗扭轉的高強度結構, 且提供內外側足弓很明顯的支撐與承托(但可能要 評估一下是否會造成扁平足的不適), 後跟中央直接挖空, 讓後跟有比較好的避震腳感同 時維持穩定性, 除Beng中底(PEBAX超臨界發泡)本身就具有的輕量特性, 這個碳Beng一體的中底系統讓所 需搭配的支撐穩定材質與黏膠可以減到最少, 就是這雙鞋能達到極致輕量化同時又具高水 準表現的靈魂, https://i.imgur.com/7Y7cxw2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lfDRqZf.jpeg 鞋底是與鞋盒呼應的同心圓狀鋸齒波紋刻痕, 中間中外底有鏤空露出碳板及中底系統字樣 的標示, 並表明中底使用四雷(Beng, 我打這個中文字好像會變亂碼); 目前眾多網友對這 個外底的抓地力與耐用的評價都很不錯, 但對我這個鞋太多的人來說, 耐磨完全不是我會 考量的重點就是了, https://i.imgur.com/o41iTcc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hnIaR5g.jpeg https://i.imgur.com/N5GLgge.jpeg 除中底外這雙的鞋墊也是使用Beng材質, 在因為內嵌碳板使中底腳感較韌一些的狀況下, 這鞋墊可以再增加一些軟Q感, 鞋墊表面有許多特殊設計的細紋, 摩擦力遠較一般鞋墊大, 會增加一些穿脫的難度, 不過因為之前就穿過摩擦力更大的INXTINCT鞋墊倒覺還好, 可 以先鋪一個塑膠袋在鞋底, 就可以非常容易穿入了, 但脫鞋時還是得把鞋帶放鬆一點會比 較好脫, https://i.imgur.com/r0Gvc4Q.png https://i.imgur.com/uAej9tV.png 終於要說到腳感了, 先看一下Foot Doctor Zack的解剖圖, 前掌碳板內嵌在中底中央, 鞋 墊+上半部中底貢獻了前掌比較明顯的腳感, 下半部中底因為被碳板分散了壓力降低下陷 幅度, 前掌體感非常薄非常貼地, 可是當你重壓時, 碳板+下半部中底又會再有一些壓縮 感, 能提供更高的緩震極限使不易被踩到底, 和AJ 28 ~ 33的Flight Plate和KD 17的前 掌有類似效果. 後跟因碳板中央挖空所以有比較明顯的軟Q感, 另前掌碳板並無明顯存在感, 不像一些碳 板跑鞋在走路這種低強度動作時, 會有明顯較硬較不易彎折的卡腳狀況 , Gamma只有在比 較大跨步的動作時, 在蹠骨到腳趾處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彈射感出現, 而即使把它拿來只用 來走路穿也很舒適, 關於這雙Beng的細節腳感, 許多網友的評論都說”比較直接”, 但看了還是一頭霧水, 稍 微想了一下要怎麼具體一點描述讓人比較能夠體會, 我會說它有兩大特點: 1. 避震行程 非常短, 2. 下陷/反彈段的”加速度”較低; 意即我們以往比較習慣的傳統發泡中底以及 氣墊類, 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快速下陷-儲能-反彈的力學表現, Beng以及ZoomX的特性則 比較不會有這個快速下陷的感覺, 甚至才在剛下壓根本離到底還很遠時, 你就會覺得它同 時也正在反彈; 另外Gamma前掌剛穿時會覺得比較韌, 要重踩才會再有明顯一點的軟彈感, 不過多穿著兩三次之後會覺得有再變軟、腳感變更明顯一點, 就與Nike的鞋子比起來的話, 氣墊尤其是zoom的腳感還是獨樹一幟的, 舒適度與爽感都很 高, Beng的腳感則是相當不一樣, 就實戰的角度來說, 個人會比較傾向維持舒適度的同時 , 干擾與不穩定要愈少愈好(個人覺得Kobe原版好幾雙的前掌鵝蛋zoom + 後跟zoom最讚, 當年Kobe也完全不用當時很夯的全掌zoom或max air, 也許他也有類似想法), 至於要說Gamma它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價格, 就完全要看你是怎樣的人了, 如果你是C/P值先 決, 現在包含過季打到$1000 ~ $3000的優質實戰鞋選項太多了, 它的戰力和舒適度絕對 沒有三四倍, 但如果你是願意花多一點預算不管是嚐鮮也好、還是想追求裝備的噱頭與酷 炫也好, 個人會覺得Gamma是一雙物有所值的鞋, 它並不單單只靠吹, 而是真有那樣的科 技含量以及用心程度的鞋; 說到這就蠻令人不勝唏噓的, 當年Nike最新的AJ、太空鞋、大 氣墊、Penny、KG、Kobe、LeBron不都是在那個時代兼具戰力、噱頭與酷炫指標, 讓人願 意掏大把鈔票入手的鞋嗎? 這幾年Nike還真沒一雙讓人有這種衝動的旗艦款, 反倒是adid as AE1也讓人頗有興趣, https://i.imgur.com/q6zgD9B.jpeg 同場加映全城9棉花糖, 大約三年前被炒作不想搶, 去年底複刻看價格可以接受就入手來 玩玩, 實穿頗驚艷, 以低筒鞋來說非常出色的支撐與穩定性, 除中足有一片U型TPU外, 內 部還藏了一片帶加強筋的穩定片, 整雙鞋非常穩定但靈活性與重心轉換的順暢度還是很出 色, 後跟雲中底像是比較新版本的EVA, 輕踩覺得韌但重踩時也會有明顯的軟彈感, 衰退部份 未知, 前掌嵌入式的Beng中底比較偏厚, 再加上比較軟Q的鞋墊, 對於靈活性需求比較高 的人來說會覺得前掌比較肉比較厚, 但對於舒適度需求比較高的人, 以及大叔等級膝蓋的 朋友來說, 個人蠻推薦可以嘗試看看, 尺寸建議原尺寸(同Nike US size), 重量部分, US10單隻分別是430.3、430.5 g, https://i.imgur.com/NluLHIH.jpeg AJ14 Black Toe, 去年底前的複刻, 因對這色有遺憾所以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入手, 不過 在新CEO的操作下發售量感覺比近年其他AJ複刻少蠻多, 一開始就有用漂亮價格喊到也算 是運氣不錯, 以比較偏前面的AJ來說, 14代算是少數在現代還具有蠻高實戰戰力的鞋了, 在第一次(200 5年左右)複刻時是我很喜歡的實戰鞋之一, 不過這次的複刻楦頭尤其是腳趾處有變窄, 我 跟第一次複刻買同尺寸但無名趾處被那顆”牙齒”壓迫得不是很舒服, 如果有人有想入手 的話, 除非你是腳趾處比較窄的人否則建議直接大半號, 前掌扇型zoom和第一次複刻一樣, 被稍微後移了可能有兩公分, 原版的AJ14前掌其實是超 大的四區分割zoom, 但在第一次複刻就慘遭減配, 但好歹還是前後zoom也能接受, 但第一 次複刻時就覺得很奇怪, 一開始懷疑是不是沒zoom, 後來慢慢發現這顆zoom的位置很奇怪 , 就是如果google一下足底壓力分佈圖, 大部份人前掌壓力最大的區域大概是落在蹠骨下 方區域, 部份人(包括我)會稍微再前移一點, 以大拇趾根部到蹠骨區為主, 但AJ14的前掌 zoom大概只覆蓋到蹠骨壓力區的前半部, 我個人的最大壓力區只壓在氣墊的最邊緣, 所以 才會有是不是沒zoom的疑惑, 因扇型zoom的形狀就是為蹠骨壓力區所設計, 後移的話整個就跑掉了,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 是用前掌比較後半段來發力, 但我常常感覺到AJ14前掌zoom的反彈是從接近”足弓前緣” 的區域傳來, 就很反直覺, 再來對比其他鞋的話, 相同配置的AJ13第一次複刻後我就沒買 了, 但原版跟第一次複刻都沒有這樣的印象, 另外手邊有前兩年複刻的AZG, 個人非常確 定它的前掌zoom放置的位置很精確, 就是在那蹠骨壓力區之下, 除上述之外, 當然大面積皮質和填充無法與現代鞋的輕量化相比, 但那個包覆的紮實和舒 適感是不一樣的, 我想一些老鞋迷應該還是會喜歡; 另外鞋底部份雖然還是很優異, 但後 跟兩顆”車尾燈”的位置頗硬, 所以在後跟大角度觸地後會突然啪一聲, 整個後跟和前掌 突然直接落地, 雖然前掌到腳趾處還是很靈活, 但那個有一點點卡頓節點的感覺, 在最近 陸續體驗過幾雙近年新設計的球鞋以後, 確實有感覺到時代設計理念差距, 重量部分, US10單隻分別是440.8、440.5 g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36.228.96.197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shoes/M.1742721805.A.0D2.html
holyduck: 伽馬真的很強 又輕又彈又有滾動感 對瘦腳來說包覆感很 03/23 18:54
holyduck: 好 (寬腳勸退 03/23 18:54
holyduck: 最強實戰鞋當之無愧 03/23 18:55
theworld62: 版主買多少錢呢? 03/23 22:05
lovebean: 過年前下的單, 當時是$5900含運, 不過這陣子好像又漲到7 03/23 22:15
Chricey: 吃過關節保健品,都沒什麼效果,有推薦的牌子嗎? 03/23 22:15
lovebean: 字頭了的樣子 03/23 22:15
theworld62: 我現在看起碼要七千七 03/23 22:16
theworld62: 您那個價錢超優的,我沒跟到真可惜 03/23 22:17
lovebean: 當時看價格比較合理了, 主要是有有中的配色就下了, 這陣 03/23 22:33
Kroner: 求推薦UC2,樓下請提供三家 03/23 22:33
lovebean: 子就不知道到底是在漲什麼的, 不過反正再等等總會下來 03/23 22:33
lovebean: 的吧 03/23 22:33
Phancy: 推~ 03/23 23:57
TheOneisNEO: l豆老師真的會勸敗 已購入gamma 03/24 01:46
Chricey: 看到關節痛,我就想起我姨媽 03/24 01:46
VVizZ: 好貴買不起 03/24 09:21
lovebean: 我好想買利刃4 V1, 但預算被拿來買Gamma了 QQ 03/24 09:33
ilovebbs: gamma真的好穿,雖然貴了點但我覺得值得 03/24 10:50
lovebean: 如果是溢價太多就有待商榷了, 因為陸牌的策略是會一直出 03/24 13:33
Kroner: 看到關節痛,我就想起我姨媽 03/24 13:33
lovebean: 新色, 有時候前面的顏色還會再補貨, 或是有時會有活動 03/24 13:33
lovebean: 折扣, 如果不急著入手的人可以再等看看 03/24 13:33
VVizZ: 超過定價還買的就真的很盤 03/24 13:47
holyduck: 除非剛發售或補貨有買到 不然每個配色基本上都有不同程 03/24 14:26
Kroner: UC2推薦?有人試過嗎?靠譜嗎? 03/24 14:26
holyduck: 度的溢價 03/24 14:26
holyduck: 像Kobe復刻那才真的很盤 Kobe 6不是好穿 但不影響每雙 03/24 14:28
holyduck: 都賣到破萬 反過來說伽瑪這種完全沒有情懷賣點的鞋子可 03/24 14:28
holyduck: 以每雙都溢價 足以證明性能確實足夠支撐價格 03/24 14:28
Chricey: 看到關節痛,我就想起我姨媽 03/24 14:28
holyduck: 伽瑪我追了一年的價格 心得就是看到喜歡的配色 趁價格 03/24 14:31
holyduck: 溢價沒有太多的時候就要趕快入手了 即使後面小量補貨只 03/24 14:31
holyduck: 會影響短期價格 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配色是低於原價的 03/24 14:31
holyduck: 比如3月初發的那個黃色 發售後兩周都還可以找到12xx的 03/24 14:38
Kroner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3/24 14:38
holyduck: 價格 最近忽然漲到15xx了 除非後面有補貨把價格壓回去 03/24 14:38
holyduck: 不然實在下不了手 03/24 14:38
VVizZ: 說性能足以支撐價格的話李寧一雙定價2000好了 03/24 14:42
VVizZ: 跟PUMA那雙頂級的ALL-PRO NITRO一樣 03/24 14:43
Kroner: 有人用過中醫針灸治療關節痛的嗎?效果如何? 03/24 14:43
VVizZ: 溢價當然還是有情懷 只是情懷的方向不一樣 03/24 14:44
VVizZ: 一個是訴諸對球星個人情感一個是民族情感 03/24 14:45
VVizZ: 因為籃球鞋的價格性能比就不是線性的 4000的也從來不會比10 03/24 14:45
VVizZ: 00台幣的好穿4倍阿 03/24 14:46
Kroner: 有人用過中醫針灸治療關節痛的嗎?效果如何? 03/24 14:46
VVizZ: 之前嘎瑪會貴主要還是供給不足控量的關係 虎撲都在抱怨 03/24 14:47
VVizZ: 現在KOBE供給量多了其實價格也掉了 炒鞋商愛囤屎是 03/24 14:51
VVizZ: 他們自己的問題 03/24 14:51
VVizZ: 中國牌不知道為啥就喜歡玩這個 最近匹克無雙的青竹絲 03/24 14:52
Kroner: 搞笑吧!關節痛,你能嚴重點嗎?我要讓你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痛! 03/24 14:52
VVizZ: 也在擠牙膏給大家搶 03/24 14:52
AirFang: 伽瑪建議就官方原價買,現在如果非現役球員可以等等利刃5 03/24 14:53
AirFang: V2 03/24 14:53
lovebean: 如果是現在Gamma又再上去的的價格我恐怕是下不了手, Kob 03/24 15:54
Chricey: 剛開始吃UC2,期待 03/24 15:54
lovebean: e掛掉後他的鞋我根本連看都懶得看(另一個因素是以Protro 03/24 15:54
lovebean: 之名行閹割之實), C/P值先決的人現在應該直接無腦買利刃 03/24 15:54
lovebean: 4就好了吧, Gamma就等二代出了以後再來買特價的一代也 03/24 15:54
lovebean: 不遲 03/24 15:54
Kroner: 關節痛有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啊?UC2聽起來像萬靈丹 03/24 15:54
VVizZ: 控量擠牙膏的話其實不太會有特價的空間 斷貨就是斷了 03/24 15:55
VVizZ: 像我本來想買EQLZ的360的雪豹 從來就沒看過他補貨40碼以下 03/24 15:56
lovebean: EQLZ也蠻有興趣, 不過EUR 41 (US8)以下這尺寸太尷尬了, 03/24 16:08
lovebean: 該不會是男段沒生產? 03/24 16:08
Kroner: 我阿嬤說吃豬腳補關節,豬腳吃起來 03/24 16:08
VVizZ: 奇怪的是247有往女段 但我就覺得買大了所以下一款想買小的 03/24 16:14
VVizZ: 不然247甚至有36還是35的.. 03/24 16:14
lovebean: 看了一下EQLZ官網360確實有US 7, 只是賣完了, 生產量根 03/24 16:19
lovebean: 本很少 03/24 16:19
Chricey: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? 03/24 16:19
VVizZ: 對阿很怪 03/24 16:23
h321123aa: gamma這配置感覺非專業科班的很難發揮出80%以上的性能 03/24 21:33
AirFang: https://i.imgur.com/nVjRaFp.jpg 03/24 22:47
AirFang: 最大差別在PEBAX/碳板 還有鞋重量 03/24 22:57
Kroner: 關節痛有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啊?UC2聽起來像萬靈丹 03/24 22:57
lovebean: 發揮不出多少性能無所謂啊, 穿起來心裡爽 跟 穿起來很 03/24 23:14
lovebean: 帥, 也是它的功能之一 XD 03/24 23:14
holyduck: look good, feel good, play good XD 03/25 01:44
TheOneisNEO: 是說怎麼定義好穿兩倍...先訂得出標準才有辦法討論 03/25 02:30
Chricey: 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關節痛嗎?求分享! 03/25 02:30
TheOneisNEO: 價格倍數跟好穿倍數吧? 03/25 02:31
lovebean: 也麻煩幫忙研議一下 爽度 跟 帥度 要如何定量 XD 03/25 08:41
VVizZ: 籃球鞋跟競速跑鞋相比 其實就是玄學 03/25 09:39
VVizZ: 因為畢竟籃球是把球用手投進籃框的運動 03/25 09:39
Kroner: 吃過關節保健品,都沒什麼效果,有推薦的牌子嗎? 03/25 09:39
VVizZ: NIKE奧運年堆料鞋都失敗幾次了還沒學乖 03/25 09:40
holyduck: 玄學言過其實了 單純只是籃球運動的表現較跑步的影響因 03/25 12:41
holyduck: 素來的多且複雜 具體在鞋子的設計上要考量的因素很多 03/25 12:41
holyduck: 而且不同位置不同打法的需求也有所差異 03/25 12:41
Kroner: 關節痛睡覺就能治了,吃什麼UC2 03/25 12:41
theworld62: 沒錯,跑鞋有所謂的萬金油跑鞋,什麼人或怎麼跑的都可 03/25 12:45
theworld62: 以穿,但籃球鞋好像比較少 03/25 12:45
holyduck: 所以才會有各種不同的"科技"組合出不同類型的籃球鞋 當 03/25 12:45
holyduck: 然就廠商來說那就是賣點或噱頭的空間 但就商業行為來說 03/25 12:45
Kroner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3/25 12:45
holyduck: 跑鞋跟籃球鞋也沒什麼不同啊 跑鞋廠商也是一直堆料 只 03/25 12:45
holyduck: 是大家堆料的方向相對一致而已(畢竟最終目的只有跑得快 03/25 12:45
holyduck: 或跑的久這兩個大方向 03/25 12:45
theworld62: 這幾年嚴格說起來是萬金油籃球鞋的有誰嗎 03/25 12:46
Chricey: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?有人能證實嗎? 03/25 12:46
holyduck: 而且說籃球只是把球投進籃框的運動未免也太簡化了 場上 03/25 12:47
holyduck: 有十個人 球只會在一個人的手上 其他人難道就只有站著 03/25 12:47
holyduck: 看嗎? 同時發生的事情可多了 03/25 12:47
theworld62: Gt cut 3? 03/25 12:47
Kroner: 長時間坐著工作,關節痛越來越嚴重,該怎麼辦?推薦UC2 03/25 12:47
holyduck: 不過話說回來 現在籃球越來越強調跑動 所以整個籃球鞋 03/25 12:50
holyduck: 設計的大趨勢是往跑鞋的特性靠攏 倒是很有趣 03/25 12:50
holyduck: 中國廠商甚至直接喊出 這就像是一雙跑鞋 這種宣傳術語 03/25 12:51
theworld62: 還是gelburst 28? 03/25 12:51
Kroner: 看到有人提到關節痛,我就想到有一篇UC2推薦的文章 03/25 12:51
theworld62: 不過這兩雙我剛好都沒有 03/25 12:52
theworld62: 因為我太重了,只能穿緩震鞋款 03/25 12:52
theworld62: 有時候偷買一下薄底快靴自爽一下 03/25 12:53
holyduck: 亞瑟士的籃球鞋確實是蠻萬金油的 畢竟是各項都做到一定 03/25 12:53
Chricey: 我阿嬤說吃豬腳補關節,豬腳吃起來 03/25 12:53
holyduck: 分數以上 03/25 12:53
theworld62: 我最想要的鞋子是緩震好然後又輕量化的,可是好像沒 03/25 12:54
theworld62: 有,慘 03/25 12:54
holyduck: 緩震gelburst系列就沒辦法 我甚至覺得FF3的緩震都比gel 03/25 12:54
Kroner: 想問一下有沒有關節痛的運動禁忌?怕動得更嚴重… 03/25 12:54
holyduck: burst更好 03/25 12:54
holyduck: 跟樓上 伽瑪就是 但缺點是貴 03/25 12:54
holyduck: 給 03/25 12:54
theworld62: Gamma實在太貴,我有買超輕2025結果尺寸買大了,然後 03/25 12:58
Chricey: 求推薦UC2,樓下請提供三家 03/25 12:58
theworld62: 又賣不掉,所以也沒有打算再買,慘慘 03/25 12:58
theworld62: 聽說也是很彈然後真的很輕 03/25 12:58
lovebean: 亞瑟士的頂緩款式是Nova Surge喔 03/25 13:25
lovebean: 李寧Gamma對於重型的球員來說, 避震也是有可能會有點不 03/25 13:30
Kroner: UC2神招啊,吃下去就對了 03/25 13:30
lovebean: 夠就是了, 除亞瑟士Nova Surge以外還有Nike G.T Jump是 03/25 13:30
lovebean: 頂緩款式, 至於361度Joker 1理論上應該也是要能符合Joki 03/25 13:30
lovebean: c的重型體格需求才對, 不過目前評測資訊不多不太確定 03/25 13:30
lovebean: 另外要說籃球鞋特性往跑鞋靠攏倒也未必, 前面我打太多 03/25 13:41
Kroner: UC2神招啊,吃下去就對了 03/25 13:41
lovebean: 忘記提了, 主要是PEBAX超臨界發泡雖然超輕、能量回彈又 03/25 13:41
lovebean: 強, 但水平方向的穩定性很差, 競速跑鞋內嵌碳板的最主要 03/25 13:41
lovebean: 目的就是為了穩定性, Nike雖是最早開始玩PEBAX (ZoomX) 03/25 13:41
lovebean: 的, 李寧卻Nike還早好幾年在籃球鞋上面進行產品嘗試, 針 03/25 13:41
Kroner: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,真的超痛苦的啦!推薦去看醫生,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。 03/25 13:41
lovebean: 對這缺點早期他們是靠大量的TPU包邊來解決, 但會增加呆 03/25 13:41
lovebean: 重以及影響到彎折等靈活性, Gamma算是把競速跑鞋的解決 03/25 13:41
lovebean: 方案拿來用並再進行針對性特化修改的結果, 才能達到籃球 03/25 13:41
lovebean: 運動所需要的全方位性與輕量化, 並同時具有優異的能量 03/25 13:41
Kroner: 樓上UC2當糖吃,天天走拿飛 03/25 13:41
lovebean: 傳導 03/25 13:41
VVizZ: 應該說只要是有點規模的廠都會搞矩陣 03/25 14:08
VVizZ: 從NIKE開始的FLIGHT/FORCE/UPTEMPO是最明確化的起源 03/25 14:09
VVizZ: 但現在發泡時代的問題是 雖然想要搞矩陣 但物理性質大同小 03/25 14:10
Chricey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3/25 14:10
VVizZ: 異 做不出太多細微程度的差別 03/25 14:10
VVizZ: 然後就出現了什麼萬金油或者六邊形戰士或者水桶鞋這種 03/25 14:11
VVizZ: 奇葩的新創名詞 其實就是團隊鞋而已 訴求尤其版型是最不激 03/25 14:12
VVizZ: 進 價格帶跟配置最適合多數人無腦選 但這種鞋評論起來 03/25 14:12
Kroner: 想問一下有沒有關節痛的運動禁忌?怕動得更嚴重… 03/25 14:12
VVizZ: 大差不差沒意思 所以流量博主都不想做 03/25 14:13
VVizZ: 當然鞋廠搞噱頭需要火力展示 所以有頂級堆料的款式誕生 03/25 14:15
VVizZ: 但說真的手邊鞋子破百實戰鞋價格從最貴的GT CUT3到最便宜 03/25 14:16
VVizZ: 的亂七八糟雜牌什麼艾弗森的 我是真的覺得價位跟好不好穿 03/25 14:17
Chricey: 喔喔喔,UC2 真的是超讚的啦 03/25 14:17
VVizZ: 其實找不到很強烈的正相關就是了 大部分好穿的原因還是 03/25 14:18
VVizZ: 版型合腳、中底軟硬適中、鞋面包裹確實、抓地力足夠 03/25 14:19
VVizZ: 這些非常吃個人的東西 沒辦法跟別人完全相通 03/25 14:19
VVizZ: 如果作為工藝品的話頂級鞋款就還是有一些欣賞價值 03/25 14:20
Kroner: 哇勒,UC2 這個東西真的是太讚了 03/25 14:20
VVizZ: 但真要打球的話 還是得試穿看看再說 03/25 14:21
VVizZ: 以我這種90%跳投的打法 真正有助推感的 03/25 14:22
VVizZ: 一雙是喬丹36靠前掌大氣墊反彈 一雙是GT CUT3 03/25 14:22
VVizZ: 但同一雙穿久了習慣之後 其實感覺又模糊掉了 03/25 14:23
Kroner: 長時間坐著工作,關節痛越來越嚴重,該怎麼辦?推薦UC2 03/25 14:23
VVizZ: 還要考慮到泡棉的衰減 襪子的種類 鞋墊的衰減什麼的 03/25 14:24
VVizZ: 根本也不需要把打球搞成做實驗 所以才說比較像玄學 03/25 14:24
VVizZ: 一切感覺流 每次出門就2~3雙 哪雙爽適合當天就穿 03/25 14:25
holyduck: 所以玄學的是你的腳不是鞋子啊XD 03/25 15:26
Chricey: 關節痛這種東西靠UC2就對了 03/25 15:26
holyduck: 本來球鞋好穿與否跟發售價就沒有直接關係 首先廠商在訂 03/25 15:31
holyduck: 價的時候肯定沒有“好不好穿”這個index 而是用料成本 03/25 15:31
holyduck: 再加上其他附加價值(設計感、情懷、代言人) 03/25 15:31
holyduck: 其次“好不好穿”這件事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沒有明確且絕 03/25 15:32
Chricey: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? 03/25 15:32
holyduck: 對的指標 03/25 15:32
holyduck: 只是從消費者的心理來說 期望高售價的鞋子就代表廠商用 03/25 15:39
holyduck: 更好的料、投入更多開放資源來做一雙鞋子 應該要比較好 03/25 15:39
holyduck: 穿吧? 但實際上還是要考量很多因素就是了 高訂價工業 03/25 15:39
Chricey: 求推薦UC2,樓下請提供三家 03/25 15:39
holyduck: 廢物也不在少數 03/25 15:39
VVizZ: 問題是所有鞋評都是以好不好穿 跟實戰表現出發的 03/25 15:41
VVizZ: 所以鞋評這行業基本上也是玄學阿 03/25 15:42
holyduck: 對消費者來說必須要有判斷能力到底這雙鞋值不值的那價 03/25 15:42
Kroner: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? 03/25 15:42
holyduck: 值 單純就實戰性能來說 一個是觀察網路上的使用者心得 03/25 15:42
holyduck: 一個是觀察長期的市場價格 現在消費者很精的 一雙不好 03/25 15:42
holyduck: 穿的鞋子很快就會打到骨折價 03/25 15:42
VVizZ: 鞋子本身是不是好設計 脫離了實戰那就剩藝術了 03/25 15:42
Kroner: 求推薦靠譜的復健診所,小弟關節治好再來跪謝! 03/25 15:42
VVizZ: 打不打折還是跟市面供給量還有銷售目標比較有關係 03/25 15:43
holyduck: 講到鞋評的話其實大多做的久的也涉及商業行為 就沒那麼 03/25 15:43
holyduck: 單純 畢竟人家也要吃飯咩 03/25 15:43
VVizZ: 你講的那種溢價二級市場其實跟鞋廠脫鉤了 03/25 15:43
Chricey: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?有人能證實嗎? 03/25 15:43
VVizZ: 鞋廠賣就是賣原價 後面的他們不管 03/25 15:43
VVizZ: 做工繁複良率低的 就少做一點而已 反正已經證明能做了 03/25 15:44
holyduck: 我說的是判斷鞋子值不值得買 可以觀察市場價格作為參考 03/25 15:44
holyduck: 之一 03/25 15:44
Kroner: 樓下關節痛都吃鞏固力 03/25 15:44
VVizZ: 一般鞋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波動 只有二級市場會波動 03/25 15:46
VVizZ: 不然幾乎都是原價一路往下折扣而已 03/25 15:46
VVizZ: 沒啥好觀察的阿 像我買中國鞋 掉進499內會看一下 每100塊一 03/25 15:47
VVizZ: 檔 199以下有感興趣的閉眼入 03/25 15:47
Kroner: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?有人能證實嗎? 03/25 15:47
holyduck: 比方說我自己覺得最好穿的實戰鞋是伽瑪 第二是亞瑟士的 03/25 15:48
holyduck: FF3 這兩個價格差2.x倍 但性能絕對沒有差那麼多 但我兩 03/25 15:48
holyduck: 個都會買 一雙是實戰穩穩的 一雙是還加上旗艦性能/外觀 03/25 15:48
holyduck: 設計質感的附加價值(也就是爽感) 但至少我很清楚我想要 03/25 15:48
Chricey: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,真的超痛苦的啦!推薦去看醫生,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。 03/25 15:48
holyduck: 的鞋子的什麼 Kobe 6那種溢價鞋我就不會去追 03/25 15:48
VVizZ: KOBE對很多人來說就是買難入手爽感的阿 每個人的先決 03/25 15:50
VVizZ: 不一樣 中國鞋我只有EQLZ 247破格超過499買入 因為買的是 03/25 15:51
VVizZ: AARON COOPER的大師情懷 你要說鞋有多屌嗎其實也還好 03/25 15:52
Chricey: 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關節痛嗎?求分享! 03/25 15:52
VVizZ: 但他的價錢一直都很控 下不去 到現在還是遠超499 03/25 15:56
lovebean: 真的每個人重視的不一樣, 對我來說什麼XX名人聯名、限量 03/25 16:20
lovebean: , 管你有蝦米情懷, 只要牽涉到炒作我就完全沒興趣, 而 03/25 16:20
lovebean: 複刻卻偷工減料的(reebok & Kobe QQ)我會打心底賭爛, 03/25 16:20
Chricey: 關節痛按摩有效嗎? 03/25 16:20
lovebean: 但科技含量高又價格合理的我就很容易忍不住, 總之就是 03/25 16:20
lovebean: 買你所愛愛你所買的鞋就好惹 03/25 16:20
VVizZ: 中國鞋討厭的地方就是沒法試穿退貨又麻煩(還可能自費) 03/25 16:50
VVizZ: 現在非常謹慎真的至少要外型非常想要才會買 好不好穿看天 03/25 16:57
Chricey: 不動對關節最好,拎北都躺著 03/25 16:57
lovebean: 比較熱門一點的鞋款應該有蠻多鞋評/網友試穿建議可以參 03/25 17:07
lovebean: 考, 要脫手也比較容易 03/25 17:07
VVizZ: 我的畸形小SIZE買錯沒救 哈哈 03/25 17:19
VVizZ: 不過之前去博多運河城的Alpen倒是一堆中國牌熱門鞋款 03/25 17:21
Kroner: 喔喔喔,UC2 真的是超讚的啦 03/25 17:21
VVizZ: 蠻好逛的 比較像以前台灣體育用品店什麼牌都放同一面牆的 03/25 17:21
VVizZ: 概念 現在台灣主流都走品牌專賣店很不方便 03/25 17:22
uei1201: 這就是馬拉松世界這麼讓人喜歡的原因,可惜沒有賣三大家 03/25 19:26
uei1201: NAP 03/25 19:26
Chricey: 搞笑吧!關節痛,你能嚴重點嗎?我要讓你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痛! 03/25 19:26
raymonde: 看起來超勸敗 03/25 19:28
lovebean: 對了花了很大篇幅在講中底, 都忘了說到鞋面, 如果單只 03/26 08:09
lovebean: 有中底出色那這雙鞋就不會有這麼高的評價了, 它的鞋面 03/26 08:09
lovebean: 紗線在編織就設計了大量的孔洞, 從鞋墊那邊的第一張照 03/26 08:09
Chricey: 關節痛按摩有效嗎? 03/26 08:09
lovebean: 片就可以看到鞋側、鞋頭和鞋舌有大量的透光區域, 泡棉 03/26 08:10
lovebean: 填充也只有腳踝周圍跟腳跟附近很基本填量的薄薄一層, 沒 03/26 08:10
lovebean: 什麼飽滿填充或小枕頭之類的, 鞋帶拉緊後, 每一個位置 03/26 08:10
lovebean: 都是剛剛好的貼合, 非常輕薄透氣的同時又不會因為任何 03/26 08:10
Kroner: UC2是天然成分嗎?還是有添加物啊? 03/26 08:10
lovebean: 動作產生比較大的變形或位移, 且鞋面強度非常高, 做任 03/26 08:10
lovebean: 何的瞬間高強度大動作的拉扯, 你的腳板都還是被鎖定得 03/26 08:10
lovebean: 很好, 腳周圍的補強如外側大TPU、鞋面底層的補強、後跟 03/26 08:10
lovebean: 不對稱碳板, 都不會產生明顯存在感甚至壓迫, 你可以感 03/26 08:10
Kroner: 樓下關節痛都吃鞏固力 03/26 08:10
lovebean: 覺到的是整隻腳非常輕薄又剛好的貼合和支撐, 不妨礙你 03/26 08:10
lovebean: 任何動作卻又能給予非常好的安全感, 雖然這本來就是一 03/26 08:10
lovebean: 雙籃球鞋該有的, 但這樣超輕量、輕薄透氣、完美貼合、 03/26 08:10
lovebean: 高強度支撐, 以往是很難同時都達到極高水準的, Gamma整 03/26 08:10
Chricey: 樓上UC2當糖吃,天天走拿飛 03/26 08:10
lovebean: 雙鞋我都必須給予極高評價, 唯一的缺點…….. 只有貨量 03/26 08:10
lovebean: 和價格 XD 03/26 08:10
TheOneisNEO: 看起來超勸敗 03/26 15:20
ang728: 突然想到我的2024 recap都還沒有出來 lol 03/27 02:50
Kroner: 哈囉!關節痛真的超痛欸,我之前也遇過類似情況,後來去看醫生吃推薦UC2,效果不錯喔! 03/27 02:50
ang728: gamma&利刃4V2 也是2024我很喜歡的鞋子 有夠生猛 03/27 02:51
ang728: 其實後面的超輕2025也有那麼一點意思 不過物性還是有差 03/27 02:52
ABIGAPPLE: 蠻好奇抓地力跟Gelburst比,哪個勝出 03/27 17:56
lovebean: 兩浙抓地力都很優秀, 但其他部分體感差異明顯許多, 你 03/28 07:43
Kroner: 哇勒,UC2 這個東西真的是太讚了 03/28 07:43
lovebean: 很難單把注意力放在抓地力上 03/28 07:43
VVizZ: 現在主吹利刃5V2 03/28 09:15